信息(2014/01/12)

題目:這到底是誰?
講員:章勝中
翻譯:沈靜媛
讀經: [expand 馬太福音8:23-27]

馬太福音
8:23 耶穌上了船,門徒跟著他。
8:24 海裡忽然起了暴風,甚至船被波浪掩蓋;耶穌卻睡著了。
8:25 門徒來叫醒了他,說:主啊,救我們,我們喪命啦!
8:26 耶穌說:你們這小信的人哪,為什麼膽怯呢?於是起來,斥責風和海,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。
8:27 眾人希奇,說:這是怎樣的人?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!
[/expand]

綱要:

    一、海裏忽然起了風暴
    二、這到底是誰?__________________
    三、這到底是誰?__________________
    四、這到底是誰?__________________
    五、風和海也聽從他了

聖 徒 交 通

報告:

  • 今天午餐後在圖書室仍有成人主日學(阿摩司書),請弟兄姊妹們踴躍參加.
  • 為昨晚的社區關懷講座感謝神,與會者踴躍,一切圓滿,願榮耀歸給神。
  • 本週五7:30 pm查經進度是彼得後書第二章,6:30 pm教會備有免費簡便晚餐。
  • 本周六7:00 pm 有弟兄會和姊妹會。請準時參加。

代禱:

  • 為二月一日(週六)的春節特別節目代禱,教會將有愛筵、包水餃、餘興節目等。邀請單請至招待處索取。
  • 禱告中請記念身體軟弱的肢體(魏維正弟兄的父親和郭麗宏姊妹的父親).

1-14-2014 晨更分享 (路13:18-35)

有一個人問他說:「主啊,得救的人少嗎?」耶穌對眾人說:「你們要努力進窄門。我告訴你們,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,卻是不能。(路13:23,24)

有人問耶穌得救的人數是多還是少?耶穌沒有直接回答這問題,卻用「要努力進窄門」來啟發他們。也告訴周圍的人們要關心的是→自己在不在這個得救的行列裡。

「窄門」是世人所不喜歡進的,它也是不容易找著的,但卻是神所揀選、命定的。真理是有絕對性的,不會依著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而成為真理。所以,要如何克服自己不喜歡的真理呢?我們需要努力地進入。

有人常常發問說:「一次得救是不是永遠得救呢?」他們發問的動機不是為了要追求明白神救贖的真理,乃是要為自己「不努力進窄門」找一個好的藉口。以為只要自己常在教會裡出入就一定是得救的,也一定能進入神的國。

親愛的主啊:
天國是努力的人進入的,努力的人就得著。求你加添我的力量。克服我不喜歡真理的私慾。阿們。

1-13-2014 晨更分享 (路13:1-17)

管園的說:『主啊,今年且留著,等我周圍掘開土,加上糞;以後若結果子便罷,不然再把它砍了。(路13:8,9)

園子的主人怎樣的期望無花果樹結果子,照樣我們的神也期望我們結出悔改的果子。三年來主人都在這無花果樹上找彼到果子,主人吩咐僕人把它砍了,管園子僕人特別向主人央求再寬限一年。

這個比喻告訴不結果子的樹(罪人或不冷不熱的基督徒),不要以為主的審判不會來到,其實他不是延遲他乃是寬容。他乃是恩待。我們要知道,神的容忍和寬待不是沒有限期的。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這些「蒙恩的基督徒」,就是神的管家們,要不斷為罪人祈求、代禱,讓許多的世人有悔改得救的機會。

親愛的主啊!
我得以存活是因著你的恩典,我除了要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子以外,我還要為我周圍還沒信主的人代禱,願救恩早日的臨到他們。阿們。

1-11-2014 晨更分享 (路12:41-59)

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,卻不預備,又不順他的意思行,那僕人必多受責打;(路12:47)

這裡耶穌用主人警醒防竊賊的比喻,來勉勵門徒們要警醒等候他再來。又用忠心的管家這比喻來回答彼得的問話。這比喻中提到的忠心管裡主人所託付的僕人都要蒙福。

就好像一個管家一樣,他受主人託付管理一切的家務,他不但要按時分糧,他還要明白主人的意思,照著主人的心意來辦事。他雖然有權柄但是他不能亂用他的權柄。他的生活也要檢點,不可醉酒、不可放蕩。

明白主人的心意是忠心管家的一個責任。弗5:17說「不要作糊塗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」;否則難免受責打。

親愛的主啊!
要明白你的旨意並不難,只要照著聖經中地教導、跟隨聖靈的帶領就能辦到。但是我常常不順著你的意思行事。所以,主啊!求你賜我一顆完全順服的心志。阿們。

1-10-2014 晨更分享 (路12:22-40)

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(或譯:使身量多加一肘呢)?這最小的事,你們尚且不能做,為甚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?(路12:25,26)

我們的壽數是神定規的,人的憂慮並不能改變神的安排。我們憂慮既然無濟於事,何必再枉費心思呢?
我們如何不能用思慮使肉身的生命增加和延長,照樣,我們也不能以自己的方法使屬靈的度量擴充和長進,一切都在乎神的主權和憐憫。

有辦法的事,我們用不著掛慮;沒有辦法的事,我們掛慮也是無用。所以,全世界最無用的東西,就是掛慮。而且「時常掛慮」會變成一種不信靠神的心態。 (Quote from 真光網站)

親愛的主啊!
我感謝你,我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和感謝,將我所要的告訴你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