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3/21 晨更(林前14:20-40)

弟兄們,這卻怎麼樣呢?你們聚會的時候,各人或有詩歌,或有教訓,或有啟示,或有方言,或有翻出來的話,凡事都當造就人。(林前14:26)
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;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,乃是叫人安靜。(林前14:32,33)

默想:
教會所有的聚會中,都該是神在掌權,是聖靈在信徒中間自由運行的結果。因為聚會是在造就人。

回應:
神注重「工人」重於「工作」,所以,教會中的任何聚會,對信徒來說都是學習跟隨聖靈和學習放下自我的最佳時刻。
我們要學習放下:自我、自大、自欺,自高,自義,自私,自滿,自誇,自卑,自憐。學習讓神在我們身上時刻的掌權。

禱告:
主啊!你的靈在哪裡哪裡就有自由。求神教導我學習跟髓聖靈的功課。阿們。

2015/3/20 晨更(林前14:18,19)

我感謝神,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。但在教會中,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,強如說萬句方言。(林前14:1-19)

默想:
保羅對「恩賜」的教導原則就是恩賜是使人得益處,使教會得造就的。當然其中最大的是愛。

回應:
除了愛以外,要使人得益處,使教會得造就的恩賜應該是先知講道了。先知講道、說預言和說方言都是話語的恩賜。其中要羨慕作先知講道。先知講道、和說預言都比說方言強,因為方言若不繙出來,就等於是:
1) 吹無定的號。(不但聽不懂,反而會引起混亂)
2) 別人以為這說方言的人是化外之人,不知所云。

方言若不繙出來,它只能造就個人。若在公眾場合就不如不說。保羅以自己做榜樣說:我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,強如說萬句方言。

禱告:
主啊!我切慕各樣屬靈的恩賜,其中最羨慕作先知講道。幫助我得著這樣的恩賜。阿們。

2015/3/19 晨更(林前13:1-13)

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,模糊不清(原文是如同猜謎),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。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,到那時就全知道,如同主知道我一樣。(林前13:12)

默想:
保羅鼓勵哥林多人更多的追求永恆的東西,他說目前的情況與將來的情況不能同日而語,等到那完全的來到一切將會更清楚。

回應:
保羅用了兩個例子來說明並鼓勵我們要追求永恆的東西。
1) 人長大後就丟棄孩子的東西。(天然的生命並不能永恆)
2) 那完全的來到時我們才全知道、全明白、全清楚。今天我們只能對著鏡子觀看。(今時不等於是永遠)

對著鏡子(當時是銅鏡)觀看,看的模糊不清,看到的並非全面,看到的並非實體。所以,生命和今天兩樣東西都不能存到永恆。那甚麼是永恆呢?
保羅説: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

禱告:
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因為愛是永不止息的。主啊!我願心中有愛。阿們。

2015/3/18 晨更(林前12:12-31)

若一個肢體受苦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;若一個肢體得榮耀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。(林前12:26)

默想:
宇宙中教會只有一個,這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。身體上有許多的肢體。肢體間的關係是彼此互相需要、互相協調的。

回應:
身體上的肢體只有功用的不同,沒有哪一個主要,哪一個次要。因為只要缺了任何一個,那身體就不完全。如果身上有任何一肢體疼痛,那全身就都不舒服。

既然知道我們活在這個奧秘的身子裡,就該盡我們的本分,做好彼此尊重、彼此相顧和彼此相愛。使教會合一並能發揮正常的功效。

禱告:
主啊!雖然我們在主裡,各人擁有不同的恩賜,但是,自己絕不比別人更重要。活在教會中,我要學習愛的功課→不忌妒、不自誇、不做害羞的事。使人能認識基督。阿們。

2015/3/17 晨更(林前12:1-11)

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、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。(林前12:11)

默想:
神將(這一切)各樣恩賜賞賜給各個人、也賜給教會,都是經由聖靈所運作的。目的是為了要榮耀神。

回應:
神為著祂的兒女和祂的教會賜下聖靈。聖靈不僅是保惠師、永遠與我們同在,聖靈還賜下恩賜和能力,使我們可以榮耀基督。

教會無論做任何事工都需要人也需要聖靈的引導和能力,所以,聖靈就隨己意將「恩賜」賞給「各人」。不分男女老少,不分信主年日的長短。不分人的行為好壞。每個基督徒都可以按照恩賜來服事神。

怎樣才知道自己的恩賜在哪些方面呢?保羅在此只列出九種恩賜。當然,聖靈所賜的恩賜不止這些。要知道自己的恩賜是什麼,我們可以在肢體彼此配搭服事中,使恩賜得到證明,得到顯明。

禱告:
主啊!你是恩賜的主。我的恩賜是為著教會和肢體的益處而有的。所以,求你來「先得著我的全人」,好叫我成為你手中聖潔的器皿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