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13-2015 晨更(傳6:1-12)

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,就是人蒙神賜他資財、豐富、尊榮,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,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,反有外人來吃用。這是虛空,也是禍患。(傳6:1,2)

默想:
世人對於今生福樂的無止境的追求以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,其實這是一宗禍患。

回應:
ㄧ般世人的價值觀以為財富和尊榮就是人生追求的目的,但是,想想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,若不能享用,到頭來又不能帶走一針一線。這樣的福樂只是虛空、只是禍患。

人以為兒孫滿堂是幸福,長命百歲是福氣,吃得飽足是幸福。但是這些都要過去,ㄧ但過去了就無人紀念。它的原處也不再認識它。人生的價值若沒有與永恆的主聯在一起,就不過是影兒、這些都是虛空、都是捕風。

禱告:
主啊!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,惟獨遵行神旨意的,是永遠常存。求主使我的一生惟獨遵行你的旨意,事事與永恆的主相連接。阿們。

1-12-2015 晨更(傳5:1-20)

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;因為近前聽,勝過愚昧人獻祭(或譯:勝過獻愚昧人的祭),他們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惡。(傳5:1)

默想:
我們進入神的殿堂如果真知道神是可敬畏的我們的態度就會不一樣。

回應:
我們若真知道「有罪的人」是不能見神,那麼我們每次來到神的面前的時候,我們就不會、也不敢隨便了。

傳道者在這裡告訴我們說最好連我們的腳步都要謹慎。要近到神面前來聽,就是敬虔的聽,不光是禱告也要學習聆聽,不可像愚昧人:
1) 多言 (冒失的開口,心急發言,言語多)
2) 向神許願卻不還願(豈不知這是任由我們的口,使我們身體犯罪)
3) 說虛幻的話(信口開河,不敬畏神)

世上的人對神有種錯誤態度,就是常常利用神(向神求這求那,好像他自己是神),又常常向神許願(妄求),待事情解決後又不認賬。
我們認識神的人,在我們進入神的殿堂或來到神的面前的時候,我們只求靠著祂的寶血遮蓋我們並存著一顆敬畏神的心,來仰望。

禱告:
主啊!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你的喜悅;因為到你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,且信你賞賜那凡尋求你的人。阿們。

1-10-2015 晨更(傳4:1-16)

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。這也是虛空,也是捕風。愚昧人抱著手,吃自己的肉。滿了一把,得享安靜,強如滿了兩把,勞碌捕風。(傳4:4-6)

默想:
勤勞總比懶惰好,但是,若是為了爭競而惹鄰舍的忌妒就不如安貧樂道,享受滿了一把的好。

回應:
能作各樣靈巧的工作是一個人勤勞的表現。抱著手吃自己的肉是「一個人懶惰」的表現,實在不可取。但是,勤快、勞碌若與鄰舍爭競而引起了嫉妒,就是虛空了。

傳道者以為手中滿了一把,得享安靜,強如滿了兩把,與鄰舍爭競而引起了嫉妒。因為這是勞碌也是捕風。

禱告:
主啊!願你賜給我這樣的智慧。認識「在世富有」的定義是→多的也沒有餘、少的也沒有缺,有衣、有食就當知足。阿們。

1-9-2015 晨更(傳3:1-22)

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;無所增添,無所減少。神這樣行,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。(傳3:14)

默想:
人活在神所定的疆界和循環中不能加添或減少什麼,所以人的勞碌應該是多餘的,但是為什麼神讓人勞碌呢?

回應:
所羅門觀察萬事,大到人的生、死,小到衣服的縫、補,他結論說凡事都有神的時間表。人在世的一切忙碌是於事無補的。但是,神還要人來經歷這些勞碌,為的是要叫人能敬畏祂。

人活在日光之下,在神為人所定的疆界和循環裡,會有兩種極端的想法:
1) 「人定勝天」,這是人的狂想。只能說是人的驕傲,不願意接受「神的律」。因為,說這話的人實在不認識「天」是什麼!「神」是誰!
2) 「人生只是無奈」,這等人認為萬事既然都有定時,就連可以改變的事也不去改變了,一切境遇都以消極思想「不能作什麼」來應付,成為宿命論的人生。這也是不對的。

宇宙中間有規律的循環,是神要讓人能明白:神的永能和神性是無可推諉的,是神安排萬事萬物互相效力為要叫人能「安居其中,得益處」,更為了要叫人能「存敬畏神的心」。

禱告:
主啊,若不是你的拯救讓我得著「屬神的新生命」,我就不過是塵土,是雲霧,出現少時就歸於無有了。一生不過是無奈的循環。謝謝你拯救之恩。阿門。

1-8-2015 晨更(傳2:1-26)

我恨惡一切的勞碌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,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。那人是智慧是愚昧,誰能知道?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。這也是虛空。(傳2:18,19)

默想:
我們勞碌所得的要歸給別人享用這真是虛空麼?

回應:
我們若能享用我們在日光之下勞碌所得的這是福氣。(其實這也是虛空)。所以,我們若無法完全的享用我們勞碌所得的,留給以後的人或是造福社會都是很好的。
人生的價值要從「自己蒙福,自我享受」的虛空中昇華到「造福人類」,「使人得福」的境界。

我們應該突破這種「我勞碌所得的,不該留給未曾勞碌的人」的觀念,如此,社會才會進步。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不是麼!

禱告:
主啊!一且都是恩典,我感謝你,因為我得貨財的力量是你所賜的。我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?若是領受的,為何自誇,彷彿不是領受的呢?眾人如果因我得福,這不正是你的心意麼!阿門。